注册|登录

夏布与客家话的交织

“贾公,舍饭老!迈编布老!饭揣都浪老!”

“等哈子,艾刷黑浆求归来。”

一到大中午吃饭的时间,我就会用客家话叫喊着正在坝子里织布的外公回家吃饭,意思就是:“外公,吃饭了!不要编布了!饭菜都冷了!”外公那边却不慌不忙地应着:“等一下,我刷了浆就回来。”

没错,这就是我们地处荣昌的盘龙镇所特有的客家话,这里的人们60%以上都能说一口夹杂着重庆言子风韵的客家话。我们上面很多代的长辈都是从广东、湖南徒步迁入这里的。

小时候,我常听太公讲,康熙至乾隆年间,四川因战乱人口锐减,土地荒芜,清朝廷出台优惠政策,招民入川,即湖广填四川大移民运动。我们镇上的居民,大多都是客家移民的后人,由于聚族而居,所以客家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。

    那时候,我们客家人靠相互关照渡过难关,每到一处,本姓本家的人总要聚居一起(比如举行盛大的清明会)。我们村是那种又有土楼影子又有四川农家民居样式的串架房子。因为聚居在一起,所以,客家话语也在代代传承中被极好地保留了下来。

    不仅是建筑风格,很多生产工艺,也随着移民的迁入,在巴蜀大地上得以发扬光大。外公在坝子上编的荣昌夏布就是其一。

    清初,湖广移民带来种麻(苎麻)、织布技术,与当地织造相融合。至康熙后期荣昌夏布才形成商品生产。道光时期经山西客商的贩运,夏布又远销省外。清光绪《荣昌县志》记载,县内“各乡遍地种麻,妇女勤绩成布,白细轻软较甚于葛。山陕直隶客商,每岁必来荣采买,远至京都发卖。”民国时期,全县拥有夏布织布机5000多台,全国产销70万匹,大都出口韩日、欧美、南洋等国家。从此,荣昌夏布进入兴盛时代......